近日在朋友圈流传着一则关于不良商贩给河蟹“注胶增重”的视频。视频中,一位男子掰开两只活蟹,指着蟹黄旁透明胶状物质称是无良商贩为增重注入的“胶水”。这真是“注胶蟹”吗?人们还能好好吃蟹吗?别急,马上告诉你答案!
黑心无良商贩给河蟹注了“胶水”?还会严重影响大家伙儿的健康?
咱都不要再吃大闸蟹了?你信了?那可能这次你又败给自己的无知了!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辟螃蟹的谣言!2014年针孔蟹谣言漫天,有关部门曾在菜场现场走访调查测试,明确了螃蟹一打针就死,死了就当废品卖,谁那么傻!接下来的几年里又出来什么打针青蟹、注胶螃蟹,辟谣真是杯水车薪,但是并没有放弃!这次干脆玩现场实验!现场买!现场打!现场看!这够有图有真相了吧?
直播现场实验!辟谣给你看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邀请市民一起到台州最大的农贸市场,进行了“螃蟹注胶和注水”的比较实验,并在某直播平台全程直播。2月7日,椒江市场监管局和椒江消保委组织人员,在万济池菜场的免费快速检测室内,在媒体记者、群众代表和直播网友的共同见证下,做了现场打针实验。为了体现公正性,买螃蟹的是消费义工,并随机买了3只公蟹3只母蟹。还是为了公正性,做实验的是育才小学的生物老师:林老师。又是为了公正性,记录数据的是义工小学生。实验设计是这样滴!3只螃蟹,一只放着做对比,一只打3毫升水,一只打3毫升明胶,实验结果明白人都猜得到。
3只公蟹:10分钟后,打胶的那只奄奄一息,手指放进钳子里面都没事。至于没打那只,圆珠笔都给它钳断了。
3只母蟹:打胶的不到10分钟就归天了。
另外大家最关心的增重问题,表格如下:最后重量减去开始重量不等于注射的3克。因为螃蟹是活的,打再多的水也是无意义的,它会吐出来。
来,数学课堂,敲黑板了
问题一
小明是个蟹农。它卖的螃蟹,每斤是50元每斤,每只螃蟹是100克。如果他给螃蟹注水(或注胶),每次可以注射3克,请问,在螃蟹不吐出来的情况下,每次注射可让小明多赚几元?
答案:每只多赚3毛。
问题二
已知螃蟹打个孔,半小时内必然死亡,活蟹价格是50元每斤,死蟹价格是5元每斤,请问,每次注射小明将亏损几元?
答案:每只亏损8.97元(赚0.03元,亏9元)。
问题三
假设薄的塑料袋是10克,厚的塑料袋是50克。选用厚袋子,每只可额外收入几元?与注水注胶相比,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如何选择?
答案:每只厚塑料袋赚4元。小明智商没问题的话不会打针。为了增重而注水(或注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螃蟹打针会赔得血本无归!
“人体小白鼠”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们把螃蟹带回烧熟,并细细品尝了。
结果是:看不出来任何差别。那些以为注胶后会是一大坨一大坨很诡异的东西,没!有!外观上看不出来,气味上也闻不出来,并且味道也吃不出来!
是不是很惊讶?其实这个结果反而更符合科学。
因为明胶是可溶于热水的。果冻和肉冻就是明胶,放到热水里面就化了;也可以想想台州人常吃的洋菜糕。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
为了让蟹膏更多更好看而注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水一烧打进去的明胶全化了!
科普时间到!
有记者就此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乐、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 研究员陈家长两位专家求证了几个问题。
胶状的物质是怎么回事?
视频中公蟹内白色黏黏的透明胶状物质到底是什么?专家表示,透明胶状物质是蟹膏,主要为雄性的副性腺及其分泌物。雄蟹成熟后,副性腺异常发达,占据生殖系统绝大部分,甚至将蟹壳顶起。副性腺富含蛋白、脂类和其他各类营养物质,营养价值高,且十分美味。不是胶水!不是胶水!不是胶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蟹膏是雄蟹精囊的精液与器官的集合,也是雄蟹强壮与成熟的标志。蟹膏自然状态为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液体;蒸熟后,为半透明、粘粘的还会有点腻的胶质。蟹膏有河蟹膏和海蟹膏两种,河蟹膏微甜,海蟹膏则略腥,含有水、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等成分。
台州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专家也表示,寒露过后,公蟹的副性腺发育会特别快,蟹膏就特别肥美,也是螃蟹最好吃的时候。
如何挑选好蟹?
如何来挑选上好的螃蟹?专家来给大家支招。据介绍,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螃蟹都是生猛好斗,虽然市场上销售的螃蟹都已经被五花大绑,但还是可以逗逗它的钳子和爪子,孔武有力的就说明是健康蟹;然后,把螃蟹举起来,背着光查看蟹壳锯齿状的顶端,如果是完全不透光的,说明比较肥满。
螃蟹的壳比较厚实,脐部相对柔软,只要轻轻捏一下脐部,如果手感比较厚实,说明膏黄相对较多。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越大的螃蟹就越好吃。一般来说,两三百克重量的螃蟹吃起来口感会好一些。
有什么食蟹常识?
吃鲜活的
河蟹死后,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会使食用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河蟹要吃鲜活的。
现蒸现吃
吃蟹最好现蒸现吃,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蒸熟煮透
河(湖)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充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吃到肚子里,导致生病。
四个地方不能吃
蟹胃:就是蟹盖里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掏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状的蟹胃,内有污沙,应将其丢弃。
蟹心: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剪掉。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应丢弃。
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也应丢弃。
蟹鳃: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应该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