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桑落墅镇的梁士光,常常让大家忍俊不禁,他啊,就是个“开心果”,走到哪里都让能让人哈哈大笑。
当记者见到梁士光,谈到扶贫问题时,他却一改往日的幽默面孔,变得严肃起来,“扶贫工作难做啊,当我看到村里那些特困户被贫穷压的起不了身,心里比谁都难受,他们脱不了贫,我感觉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是零。”
3月16日,记者和梁士光一起进村入户,跟随他的扶贫脚步,感受一位基层扶贫干部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早上6:00梁士光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药,从2003年开始患肾囊肿,吃药对他来说已成“家常便饭”。妻子常常抱怨他工作忙的把家都忘了。
7点半送完孩子,8点钟梁士光匆匆踏入办公室的门,擦擦额上的汗水,他告诉记者:“昨天收到通知让报个进度表,等我忙完了,咱们一块下村。”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安排好工作,梁士光拿出他的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了镇上8个贫困村的情况。看了一会儿,梁士光说:“今天该去河东高村了,这个村有3户人家特别困难,我想给他们安上光伏,越穷的家庭越不敢尝试新政策带来的致富方式。”
9:30左右,记者跟着梁士光来到河东高村,大老远就有几个晒太阳的老大爷跟他打招呼:“小梁,你又来了,这回带来啥致富信息啦?”梁士光呵呵笑:“高大爷,您马上就知道了,一会儿我们开个会。”
梁士光将贫苦户分成两类,一类是无劳动能力的,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是最直接有效的扶贫方式,家里屋顶不适合安装的就要考虑在学校、广场等场所集体安装,每月有一定的稳定收入;另一类有劳动能力的则可以帮助他们在附近企业找一些简单工作。
安装光伏发电这一项让梁士光很头疼,因为安装设备的前期必须贷款5万元,看不到长期效益村民们怕贷了款钱收不回来。梁士光给村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假设安装40平方发电6000w的光伏设备,一年受益就有3600元,从第4年开始每月还贷600、700元,连续12年下来,就能收益8万多元,再之后产生的都是纯收益,关键是有政府给担保。在梁士光的耐心解释下,村民们慢慢理解了扶贫政策,也都积极的支持他的工作。
一个会将近2个小时,梁士光连说带比,早已口干舌燥,回来的路上,“哎吆!我的腰子!”他还是展现了自己特有的幽默。当记者说他身体不好,基层工作又难干的时候,他说:“很多老百姓都以为国家出台的扶贫政策就是给你钱给啥好处,觉得我们这是在瞎折腾,扶贫还得扶智,必须给他们讲明白了,工作才好开展。”
中午11:45,来到镇餐厅,里面已经没有几个人吃饭。两个馒头,一份小菜,就是梁士光的一顿简单午饭。
对村里那些年老体弱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梁士光准备和天禧牧业合作,引入黄金鸡扶贫项目。由天禧牧业免费提供设备、饲料和幼鸡,后期按市场保护价回收,能消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下午2点,梁士光开车来到天禧牧业,与天禧牧业驻桑落墅分公司负责黄金鸡养殖的曹洪三对接具体事宜。在他们的交谈中记者听到,虽说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方面养殖,但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拿出解决方案,农村扶贫项目只有让老百姓看到实惠,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让他们挽起袖子加油干。
下午3:25,梁士光开车带着记者去22里地外的胡家村,路上他说:“胡家村是省定贫困村,村里人守旧思想严重,一些上岁数的就成了贫困户,只有先让他们搞点副业。”
下午3:50,他深入胡家村的贫困户家中,走进贫困户的田间地头,在贫困户胡青贤地里,梁士光看到胡青贤一人施肥、浇地,梁士光拿起簸箕和胡青贤撒起肥料,边撒边征求他养黄金鸡的看法,并给他解释担心的问题。即使这样胡青贤也没下定决心养鸡,只是说再想想。
在走访中,梁士光发出了“扶贫必须扶心”的感慨。
从胡家村回到镇上,已是晚上6点半,梁士光将一天收集到的信息和遇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他告诉记者,明天打算去韩龙章村和村领导看看蔬菜大棚扶贫项目的进度……
6点40分,记者跟随梁士光到家。简单的晚饭过后,妻子拿起衣服出门:“今晚我替同事值班,孩子作业你辅导。睡觉前别忘了吃药!”这句话中既带着几分关爱又有几分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