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麻店镇安泽鲁塑业创始人王刚的办公室,简单而整洁,在门口的地方,他专门制作了一个柜台,展示他的产品。他说,有闲余时间时,他总是拿着自己的产品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就是一个下午。
1980年出生的王刚是一名青年创业者,2015年,他创办了这家从事PP打包盒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公司。经过2年的时间,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已拥有各型注塑机流水线7台套,生产各类型号餐盒10余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pp打包盒项目以其环保性、市场广、前景好等优势,曾荣获全县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市三等奖的好成绩。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腼腆的小伙子说:“创业的路太艰难了,一路走来,有许多的泪水和感叹。就因为对注塑行业热衷,我扎下身子干了十六年。就因为对家乡的眷恋,我决定回乡创业。”
王刚的老家在辛店镇西肖营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地为生。2000年,高中毕业的王刚本想回到父母身边种地,但被一个亲戚硬拉强拽去了南方打工。王刚工作的第一站是苏州,那是一家食品级塑餐盒制造厂。由于勤奋能干、工作踏实,几个月的时间,王刚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当上了车间里的班长。再后来,因为勤钻业务,几次参与生产工艺改进,他又被提拔为厂里的工程师。闲暇之余,王刚还自学考取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证书、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证书,这样他掌握了较为一流的打包盒生产技术。
在苏州呆了3年,王刚开始思索:“是把青春继续消耗在打工的路上,还是在这个充满斗志的大好年华,给自己一个创造未来的机会?”为了给自己积累创业资本和技术经验,王刚辞去了苏州的工作,先后去了澳大利亚、新加坡,一漂泊就是十几年。在国外,王刚吃了很多苦,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他干到的最高职位是新加坡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王刚说:“十年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我在那里学到了更先进的PP打包盒生产技术,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手里有了资金积累。我觉得是时候回乡创业了。”
就这样,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王刚回到家乡创业,将厂址选在了麻店镇工业园内。创业之初,只有一台设备,几名工人,王刚亲自下车间带着工人干。晚上卸原材料,白天研究改进设备工艺,还要忙着跑客户找市场。那段时间,王刚走着路都能睡着。“我本身是个搞技术的的,不用再花钱雇技术员。我采购的设备,绝对是最好的,生产的产品肯定也是最好的,这样就不愁没市场。更重要的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快餐店外卖品牌大量推出,市场对注塑PP食品级打包盒的需求急速上升,给了我们公司极大地发展空间。”王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两年的时间,王刚的公司不断发展,他培养了3名技术人员,职工达到了40人,公司现已拥有精密注塑机7台,以及粉碎机、拌料机、烘干机、空压机等先进的辅助设备,精密模具27套。经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创新生产方式,公司拥有了融环保、密封、微波加热于一身的pp打包盒生产技术。
几天前,王刚参加了麻店镇组织的“解放思想”系列活动。王刚说:“做企业,要时刻对标先进,找准自身不足,要始终用技术创新贯穿始终。”下一步,王刚打算增上生产线,力争将生产线发展到30条。同时引进先进的注塑模具技术,建设高精密模具加工厂,生产品种多样化的注塑机模具品种,打造北方注塑打包盒行业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