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军 付春晓 报道
有位医生,连接做三台手术,连续11个小时站在手术台上,手术完成后,自己体力不支瘫在了手术台旁……这位医生就是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副主任、外一科主任姜涛。
姜涛,1973年出生,1994年医校毕业后到县人民医院工作。23年来,他以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理念、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诚实的劳动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尊敬与好评,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
在同事眼中,姜涛是典型的“拼命三郎”,工作中他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凡事以身作则,为同事做表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每天上班总是来的很早,下班走的很晚。多年来如一日,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每天八点多钟姜涛就开始查房,他来到病床前,关切地询问着病情,帮助病人翻身,给病人拍背,为病人活动下肢,还为有需要的病人倒水,整理衣服,细心盖好被子……细致入微到每一点。
“我觉得行医没有轻重之分,只要能治病救人,让患者康复,就是我最大的责任!”这是姜涛一直以来的信守的原则。作为一名党员,姜涛不计个人得失,为了病人敢于担当。一位90岁高龄的大娘因嵌顿疝、肠梗阻住院,需急症手术。家属一开始拒绝手术,但是15小时后又要求手术,但老人年龄大、病史长、体质差,手术风险极大,“做还是不做,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姜涛回忆,“看着老人疼痛难受的样子,我们也很着急,但不得不考虑病人的风险,毕竟年龄太大了。”最终,姜涛积极联合麻醉、心内、重症多科会诊,制订详细、周密手术方案,实施急症手术。当手术成功完成后,看到老人康复后露出的笑容,姜涛觉得再苦再累、冒再大的风险也值了。
经过20年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姜涛系统地掌握了学科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时刻洞悉国内外医学医术最新动态和进展。他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脐疝修补、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填补技术空白,该项目在山东、河南腔镜疝视频赛中取得一等奖,他还代表两省作为全国惟一县医院医生在香港参加全国决赛取得优秀奖。
姜涛曾在4年内连续收到了46面群众送来的“妙手仁心,医者清风”锦旗,却从未收受过一个“红包”,谋取过一分私利。在他看来,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尤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时的灿烂笑容,才是最大的幸福。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实质和内涵……
一件白袍,两袖清风,三班奉献,四季耕耘。姜涛多年的努力工作,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最美基层医生”、“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光荣地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小儿外微创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