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要闻总第2007期 >2017-12-15编印

更多“精神食粮”丰富群众生活
——姜楼镇群众文化生活侧记
刊发日期:2017-12-15 阅读次数: 作者:郑海涛 通讯员 侯洪蕊 李睿鑫

□本报记者   郑海涛  通讯员   侯洪蕊   李睿鑫   报道

近日,在姜楼镇大集上,京剧传统剧目《龙凤呈祥》正在上演。在戏曲演出现场,台上的演员声情并茂,激情演绎,精彩的表演让村民们翘首观看、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演员演到叫好处,观众更是报以热烈掌声。

姜楼镇实验京剧团是由五十余名票友共同组建的,成立十五年来,票友们走街串巷先后为这个镇的100多个村庄的居民进行过免费演出。十余年里,大伙冒着酷暑,顶着严寒,为群众送去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表演,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种正能量。”剧团团长马本林笑着说。

在姜楼镇姜家村的文化大院里,传出阵阵锣鼓声,记者顺着锣鼓声走近一看,原来十几名农民在排练秧歌。他们手舞彩扇, 一招一式做的有模有样。记者发现,在这个二十多人的秧歌队里,既有二十五六刚结婚的小媳妇,也有六七十岁满头银发的老人。“物质生活好了,扭扭跳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一下。”村民们纷纷说道。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姜楼镇不断加大文化惠民的力度,满足群众的“精神食粮”。如今在该镇,各村的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相继建立起来,秧歌表演、广场舞表演、文艺汇演、篮球赛、电影放映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各村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不仅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才能,更是像磁铁一样把农民群众吸引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使该镇以往单调的农民文化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记者了解到,该镇为全镇53个达标行政村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了电脑、电视、书橱、图书、棋牌桌等文体设施,同时完善了制度管理,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及文化宣传栏建设,购置了农业科技、卫生、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图书,安装了健身器材、篮球架,配发了音箱,建设了文化宣传栏等文体设施,为农民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阵地和设施保障。

同时,姜楼镇积极组织村里的文化带头人参与各级文化业务培训班和农村文化知识讲座,切实提高农村文艺骨干的专业水平;鼓励镇上优秀的秧歌队、广场舞队参与文化活动,在镇上开展的“庆七一文艺汇演”、“八一建军节广场舞大赛”上,许多群众纷纷登台表演,唱出村“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辛勤工作,跳出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该镇还充分发挥京剧协会、书画协会文艺引领作用,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通过京剧送戏下乡、举办书画展览等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全镇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我镇共有秧歌表演队14支,广场舞表演队30支,各类文艺剧团协会3个。这些文体队伍的相继建立,真正把我镇乡村文化的火种种进了农民的心田,也让姜楼镇真正成为了农民文化娱乐的美好家园。今年,我镇已累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达10余次,真正让农民补足了精神之‘钙’。”姜楼镇副镇长路宗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