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综合总第2007期 >2017-12-15编印

做菜农最贴心的“小棉袄”
——记县十八届人大代表、齐发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元元
刊发日期:2017-12-15 阅读次数: 作者:王军

□通讯员   王军   报道

12月13日,外面寒风刺骨,皂户李镇齐发果蔬有限公司的香菇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俺在这里租了两个大棚种植香菇,有冷库、有市场,还有保护价,一年除去成本收入3万元没有问题。”该镇河西王村村民王惠中和妻子抬着一筐香菇往外走,“这多亏了合作社的理事长吴元元啊!”

吴元元,1985年6月出生,她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无数次的摸索、试验,成功地研制出了适合本地区生长、经济效益更高的香菇品种,价格由原来的每斤1.5元钱上升到每斤3元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香菇大王。

2016年,吴元元当选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如果不把群众的利益怀揣心间,不为群众的利益履行职责,就不是一名称职的代表。”她说。

“扶贫先扶志。”吴元元带领6个贫困村的主要负责人外出学习食用菌新的管理理念和种植技术,并发挥村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为贫困群众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引导贫困户发展香菇种植脱贫致富。对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她按成本价提供菌棒,保护价收购产品,菌棒的生产成本由公司垫付,在收购产品的效益里扣除,保证贫困户每个菌棒有1.5元的收入,一年大约有8000元的收入;对于没有种植能力的,她提供工作岗位,河西王村75岁的王清俊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王清俊得过脑血栓,半边身子目前还麻木,家中就和老伴儿两个人,齐发果蔬就雇佣他和老伴儿剪香菇棒、打扫卫生,每天能收入70元左右,一个月可以最少有2000块钱的收入,再加上年底贫困的450—900元的分红,老两口生活无忧。“多亏了小吴经理啊,是她带给俺们的出路,得好好谢谢她啊。”老两口露出会心地笑容。

吴元元始终认为,人大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高不高,值不值得信任,就要看为群众做了什么。她2013年成立艺腾粮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经营模式,解决了菇农在产前、产中、产后出现的问题。她还返请农民在园区当“农业工人”,每年农民用工达1000多人,同时帮助社员销售食用菌产品,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户,50万平方米食用菌全部按照标准化生产,农户年增收500多万元。

作为人大代表,吴元元处处以身作则、顾全大局。2016年作为县里的重点扶贫企业,她共带动精准贫困户800余户,1000余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她热衷公益事业,捐钱给村里修路,慰问困难家庭及孤寡老人,共捐资20余万元。

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吴元元始终把实现社会效益、责任意识放在首位,通过择优录用,园区、基地安置管理和技术30余人。同时公司依托农广校年培训职业农民5000多人次,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新增食用菌大棚2000余个,安置下岗职工168人,实现亩增收入4000元、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下一步,吴元元计划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模式,发展采摘观光旅游,开展产品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延伸,最终向产业的集团化发展,不断提高公司经营水平和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赢得群众的充分信赖和大力支持,促进产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