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宁耀田生于1925年,17岁进入福元居酱园学徒,经过多年打拼努力,一跃成为酱园的主事老师,负责生产经营的全面管理,父亲带徒两人,后来都成为出类拔萃的酱菜技师。1955年惠民县实行公私合营,福元居同其他七家酱园合并成立惠民县酱菜厂,融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父亲以酱菜技师身份被任命为酱菜车间主任,真正成为国家主人后,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他以崭新的面貌,积极工作,为酱菜事业的发展做贡献。父亲一生从事酱菜工作,1980年退休后,又返聘来厂工作两年,由于身体不好才回家养病,于1984年11月去世。
武定府酱菜,历史悠久,以酱香味浓,清香可口;鲜、甜、嫩、脆四大特色闻名于世,是山东地方名特产品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解放后,惠民籍南下干部较多,他们知道家乡美味——武定府酱菜,六十年代后大多南下干部在当地扎根工作。1964年应浙江省丽水市南下干部邀请,厂领导委派我父亲去传授酱菜技术,让武定府酱菜美味传播省内外。父亲只身一人舍家离子,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来来到丽水酿造厂,他不辜负领导所望,在此安下心来,带领大家艰苦创业,言传身教传授酱菜技术,默默无闻工作两年有余,1966年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回原籍。
父亲离开丽水市多年后,尤其是年龄大了退休后,经常思念曾经工作的地方,当时通讯不发达,很难了解外边的情况,一心想再去看看当年亲手创建的酱菜车间和天天在一起的工人,现在发展怎样。但是,在职上班期间没有时间,退休后身体也不好,再说两地相隔太远,当时交通不方便,往返需要很长时间,想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重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留下终生遗憾。父亲退休后我接了班,继续在惠民县酱菜厂工作,2003年企业改制为山东武定府酿造有限公司,后来我担任党支部书记,父亲的夙愿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
县领导来公司调研考察时,推荐我们去浙江省丽水市鱼跃酿造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我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去,目的有二:一是参观学习同行业的先进经验;二是追溯历史渊源。我儿时隐约听说父亲在浙江丽水酿造厂当老师,详细情况不清,岁月飞逝,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未联系来往,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太快,此次参观学习的丽水市鱼跃酿造有限公司是否就是当年的丽水酿造厂?是否还有老厂长、老工人健在?他们是否还记得当年传授酱菜技术的宁师傅?
2018年4月8日,我与董事长王学亭等一行5人来到了鱼跃酿造有限公司,见到了董事长陈旭东,向他说明来意,陈董事长表示欢迎并热情接待,就历史渊源一事,立即调查了解情况,打电话向老厂长咨询,但老厂长去了青岛未联系上,他说有宁师傅的消息情况一定及时反馈。在交谈中了解到,该企业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建厂,历时百年,厂长换了十任,四次迁厂,2006年由丽水酿造厂改制为鱼跃酿造有限责任公司,陈旭东接手第十任厂长(董事长),由于改制前企业经营不景气和蔬菜原料供应问题,酱菜车间早已停产下马。他们不仅是一家酱油、食醋等调味品酿造企业,还是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安排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生产车间和已建成还未投入生产的新厂。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使我们受益匪浅。陈董事长非常热情,为我们赠送了鱼跃酿造有限公司赠品,我们回赠了“酱香传承百年友谊万古长青”条幅,此行加深了感情,增加了友谊。王学亭董事长邀请陈旭东董事长来参加今年山东武定府酿造有限公司创建400年大庆活动,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4月9日陈董事长联系到老厂长、老工人,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他们回忆说:“宁师傅是在文化大革命前来厂的,约1964年左右,工作时间约两年左右,是在酱菜车间负责酱菜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指导,酱菜车间主任是吴祯祥”,证实了我父亲在此工作,他把自己所学的酱菜技术,无私地传授到浙江省丽水酿造厂。
50多年后,我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地寻找父亲的足迹,找到了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实现了父亲多年的夙愿,心情非常激动。现在交通设施如此发达,惠民县至丽水市1300公里的路程,我们两名司机轮替开车,走了18小时才到达,当年父亲去时路途时间可想而知,多么艰难。父亲去浙江时,我小不记事,大约1966年底刚记事时,父亲从南方回来,给我带来了北方没有的橘子、香蕉等水果。后来父亲与这里的同事有书信来往,这件事牢牢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