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法制总第2067期 >2018-08-03编印

倾注一腔热血 奉献公安事业
——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刘国群
刊发日期:2018-08-03 阅读次数: 作者:郑海涛 通讯员 巩夏青

□本报记者   郑海涛    通讯员   巩夏青  报道

十一年来,他每六天值一次110,处置警情近9000起,办理各类案件900余起,实现了案件办理“零投诉”,多年来,他连续被评为“办案能手”,他就是城关派出所民警刘国群。

善解“疑难杂症”

2007年,刘国群来到城关派出所工作。 作为城区派出所,管辖范围大,人口多,各种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多。针对一些复杂案件,刘国群有自己的处置方法。

今年3月份,孙武街道小崔村片区拆迁改造,崔某国、崔某、张某明等人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多次偷土倒卖。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三名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认。在查找证据时更是曲折重重。作为办案骨干民警之一的刘国群转变调查思路,带领民警到经济开发区和何坊街道等正在施工用土单位及时查实用土来源,将嫌疑人依法处理。

“国群这个小伙子,工作中善于动脑,在处理复杂案件上总是有一股拼劲。”城关派出所所长孙曙光说。

刘国群还善于总结,在他的电脑里,装满了这些年他曾办理过的案件,一个又一个的文件夹,条理清晰。刘国群告诉记者,他会在每个案件完结后,寻找空余时间细心的进行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办案方法,汲取经验用于实战。“出警回来的半小时内,把案件当事人的材料做好笔录,更加有利于案件证据的固定。”这个时间被刘国群称作“黄金30分”,“110值班结束后,立马着手当天的案子,按照程序,快速办结,这样趁热打铁,证据更加扎实。”

十一载执法“零差错”

“刘国群办案非常细致、认真,并且利索、干净,收集的证据非常扎实,还没出现过退回补充侦查的例子,案件交给他办让人很放心。”县公安局的领导常常对刘国群夸赞道。

2014年4月25日,俎德某报警称,在其居住小区因邻里矛盾被人殴打。另一方当事人俎某军曾多次因邻里纠纷打架,始终不承认违法行为,给案件处理造成很大难度。刘国群抓准时机对周围证人做思想工作,及时固定证据,最终本案在俎某军零口供的情况下对其依法行政拘留。

从警以来,刘国群已办理过900余起案件。不管多复杂的案件,都没有发生因执法不当引发的信访案件,没有发生执法过错案件,没有发生行政复议和诉讼败诉案件。凭着这股子认真执着的办案劲头,刘国群被评为县公安局“2014年度办案能手”“2015年度十佳办案能手”,并实现了经手办理的案件“零投诉”。

舍小家顾大家

“干得好都是因为身边有一群支持着我的人,工作中,离不开我同事,生活中,也离不开父母和妻子的辛苦付出,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刘国群说道。

谈及父母妻子,刘国群满是愧疚。派出所工作琐碎繁杂,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遇到大案要案,他更是好几天都不能回家。工作十一年来,他仅仅只有两年回了老家过年,每年父母来他这过年,就是为了让他不耽误工作。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句话在刘国群十一年的风雨基层路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十一年已经过去,刘国群依然坚守着当初参加公安工作的誓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职位高低、无论工作难易,警察是我梦想的职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虽然辛苦,但工作开心、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比什么都重要。下个十年,下下个十年,我还会这样干下去,无怨无悔,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