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综合总第2138期 >2019-05-01编印

去年,何坊街道80后小伙李延杰流转260亩土地
“博洋”甜瓜成就甜蜜产业
刊发日期:2019-05-01 阅读次数: 作者: 郑海涛 通讯员 刘云堂

何坊讯    沿着何坊街道大李社区大李村的乡村公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道路西侧田地里一片整齐划一的塑料大棚。走进大棚,只见瓜藤上结满了一个个甜瓜,长势喜人,一片丰收景象。大棚的主人李延杰和母亲李春兰有说有笑,正在修剪甜瓜枝蔓。

“这个瓜的品种叫博洋61,皮儿薄、质韧,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还可以用于食疗保健,可以有效的解渴生津,消暑降火,也可以利尿润肠,正因为这些功效,它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很高,五月中旬这些瓜就能上市了!”李延杰向记者介绍。说起搞大棚种甜瓜,李延杰表示这是自己的第一次,“都是边学边摸索着来的,我就觉得搞农业大有可为。”

今年37岁的李延杰曾经在外打过工、卖过鞋子衣服。2018年,村里搞土地流转,李延杰觉的这是一个机会,就承包了村里的260亩土地。土地承包过来后,李延杰将一部分地用作粮食作物种植,一部分发展种植蔬菜。从2018年至今,李延杰先后试种了芹菜、西蓝花,效益都不错。今年,他又把目光投向了种瓜上。他先是去青州考察学习,他发现当地有一种瓜口感甜脆,销量很高,几经打听,发现这种瓜在老家种植也特别合适。于是,李延杰投资6万元,建了2个高标准大棚。“每个棚占地3亩,瓜苗从青州引进。种植之初,我从青州那边请了两名技术员全程指导,就想把这瓜种好!”

李延杰的大棚和普通的大棚看着没有啥区别。可是,走进去才发现比一般种瓜的大棚要高出许多。他们的瓜不长在地上,而是挂在半空中种植。李延杰介绍,这样能更好地预防病虫害、提高甜瓜产量,而且人在大棚里劳作也能直起腰杆,干起活来更加舒适,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为是第一年种植,李延杰格外仔细,为了提高瓜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优势,李延杰在种植中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都是从乡村收购的农家肥。李延杰介绍,一个大棚可产甜瓜3万斤,收购价格在1.5元每斤左右,去除成本,一年收益在3万元左右。“除了正常的市场收购渠道,为了进一步打开甜瓜的销路,我打算注册网店,在网上销售,利用微信、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把我的甜瓜卖向全国。”

在大棚里,记者发现还有几名工人来回穿梭,“这都是村里找的雇工,一个工人一天100元,等瓜采摘了,还要再上十几名工人。”李延杰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到博洋61甜瓜的种植当中,形成规模,让大伙儿共同致富。他还希望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来他的棚里打工,为当地群众提供一条新的就业门路。

微信图片_201904281543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