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要闻总第2140期 >2019-05-10编印

服务企业更有热度 群众获得感再增强
惠民行政审批改革跑出“加速度”
刊发日期:2019-05-10 阅读次数: 作者:郑海涛 白洁 贺梁

本报讯  近日,记者走进县政务服务大厅,只见大厅内的休闲阅读吧让人眼前一亮,书桌座椅饮用水一应俱全,各类图书免费借阅,忙碌之余可享受一段轻松慢时光。东大厅便民服务区内,配备了雨伞、轮椅、沙发、婴儿床等,工作人员一张张笑脸,一句句询问,让办事群众很是温暖。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改革创新,全面对标南方先进地市经验做法,着力提升新时代政务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一次办好”逐渐成为审批常态。

创新“1+11”模式,打造政务服务“惠民样板”

去年8月份,在充分学习借鉴南方先进地市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滨州市政务服务中心“1+10”的政务服务板块,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提出了“1+11”政务服务模式,倾心打造“一次办好”政务服务的“惠民样板”,在滨州市政务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税务服务版块。在开通税务业务办理窗口的同时,大厅内还设置了自助办税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去年12月份,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市成第一家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接了原30个单位的190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共进驻事项501项,网上可办率达95%以上,能实现“一次办好”的事项445项,“一次办好”率为90%。

记者了解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创新企业开户方式,积极与县内各大银行进行对接协调,在政务服务大厅建设金融专区。4月1日,中国农业银行惠民县支行率先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金融服务专区,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对公账户的开户信息及预约、个人借记卡开卡、个人账户余额查询等业务,还可为有需求的企业和群众提供预约办理服务,开通业务“绿色通道”,大大缩短办事群众去网点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

完善制度,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注重工作创新驱动和行为规范,全面推行窗口服务“五步法”——笑相迎、问需求、办业务、请评价、说再见,让每一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感受到温暖和热情。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厅还设立了投诉窗口,负责处理群众和企业在大厅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窗口的投诉记录本上详细记载着每一次投诉的事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以及反馈情况,并提出今后工作如何改进。

记者翻看记录发现,有一起现场投诉的处理结果是“群众表示特别感谢”。原来,去年9月3日,有人带着一些群众到窗口投诉某镇劳保所就业登记处不给其办就业证,于是窗口工作人员引领投诉人前往就业创业处进行询问,一番详细了解后才得知此人为黑中介,已经多次组织群众来到人社局办理就业证从中牟利。此人见事情败露,带领几人迅速离开。经过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和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的解释和提醒,群众们才恍然大悟,并表示坚决不会把就业证交给黑中介。他们对窗口和人社局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特别感谢,称赞“幸亏有他们,我们差点为了蝇头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截至目前,该窗口受理群众投诉31起,处理31起,回访群众31人,群众满意率98%。投诉窗口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大厅内,让办事群众带着满意和笑容离开。

服务下沉,“家门口”就能办业务

近日,在皂户李镇苗木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苗农郑洪波将材料递交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派驻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认真核查,前后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将手续办理完毕。郑洪波告诉记者,往年他需要在皂户李市场和县城间往返多次,办完整个业务需要几天时间,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苗木调运过程中检验检疫是必经环节。苗木检验检疫不仅环节多且专业性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后,积极与原业务承办部门联系沟通,理顺检验检疫流程,在皂户李镇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下,将检验检疫工作下沉到园区,派驻工作人员现场办公,为苗农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而在农药经营许可办理事项上,该局更是勇于创新,将受理和现场查勘两个环节合并进行,群众只需一个电话申请,将材料准备齐全,业务人员就会上门进行实地核查和纸制材料的收取,真正实现了让群众“零跑腿”办理业务。截至目前,已经为胡集镇韩克娥经营店、惠民县惠兴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皂户李可贞经营店、姜楼镇海瑞农资经营部等3家农资店办理完农药经营许可证业务。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运行时间不足5个月,却已荣誉满满,不仅是滨州市政府系统首家山东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还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山东省服务名牌单位。通过委托的形式,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已下放个体工商户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食品经营许可、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4项审批业务。按照计划,5月底该局会将办事事项二维码发放至109个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掌握办事指南。到12月底,指导全县109个社区实现配套设施达到“十有”标准。在下放四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对于适合在基层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成熟一个下放一个的要求,逐步下放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