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大事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至1989年9月)
1981年
1月8日至14日 政协惠民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惠民城召开 出席委员155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惠民县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政协惠民县第四届委员会,曹胜云当选为县政协主席,丁汝山、翟福海、王长恒、魏汝璧、张子箴、贾耀南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
1月8日至13日 惠民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惠民城召开 出席代表380名。县政协四届会议全体委员和县直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惠民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惠民县1979年、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批准了《关于1981年惠民县财政预、决算的报告》和县法院、县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大会。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设立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大会选举胡广美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维新、李遵和、韩庆云、赵学诚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赵山水为县长,王长梅、李政教、马克、刘传安、李永光为副县长;选举蔡佃元为县法院院长,赵芳桐为县检察院检察长。
2月 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 9日至13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于上年12月召开的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认真分析了三中全会以来的形势,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教训,就如何贯彻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行进一步安定”的方针,搞好本县的经济调整,端正党风党纪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于2月15日至18日,召开全县五级干部大会,就如何摆脱“左”倾思想束缚,落实1981年经济调整的任务和措施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会议确定,1981年计划完成农业总收人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8%;工业总产值7500万元,比上年略有减少。会议研究了调整措施,农业方面:一是努力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二是继续大力抓好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三是大力抓好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社队经营管理,增收节支,努力实现七增一降(即总产量、总收入、对国家贡献、社员分配、集体提留、劳动积累和社员口粮增加,各项费用下降)。工业方面:根据本县实际情况,主要是坚决关停并转一部分生产条件不足的企业,其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耗能高的行业和企业;二是长线的加工工业;三是布点重复,经济效益不好及与工业争原料、争能源、争市场的企业。在7月3日至9日召开的全县工交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就工业调整和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等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5月初 县委、县政府奖励30年以上教育工作者 1日至3日,全县30年教育工作者会议召开,县委书记胡安夫到会并讲了话。他肯定了教育工作者30多年来为培养祖国下一代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知难而进的高贵品德,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协力奋战,为造就群星灿烂、光华闪烁的新一代再创佳绩。会议对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30年以上的148名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奖励,并颁发了纪念章。
5月23日 省委书记高克亭临惠民县视察工作 高克亭由地委副书记张奇陪同临惠,听取了县委书记胡安夫、副书记张恒乐的工作汇报,并就当前做好政法工作作了指示,对政法工作的尺度、原则、策略和重要性作了深刻阐述,要求各级领导重视政法工作,形成一种全社会维护治安的良好风气。
8月12日 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多种经营若问题的决定》 《决定》共10个部分:(1)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2)提高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产量;(3)大力发展以植树造林为主攻方向的种植业;(4)大力发展以养青山羊、长毛免为重点的养殖业;(5)抓好地毯、花边、草柳编、蚕绸、绳经、皮毛6个“一条龙”加工生产;(6)继续放宽政策,坚持两条腿走路;(7)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8)加强政策的固定性;(9)建立大小队干部岗位责任制;(10)加强领导,把发展多种经营当作战略任务来抓。
8月12日 县委印发《几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做法》 旨在农村大力推行先进科学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有4种形式: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做法》具体解释了几种形式及其特点,推广了清河镇公社梅集大队、申桥公社小郭大队,陈集公社陈集大队、魏集公社曹吴大队等10个大队好的做法。
8月 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于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致同意华国锋辞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并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8月3日至10日,惠民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传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文件和省委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评价,建国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历史的伟大转折,改选和增选后的新的中央领导核心的态度以及如何团结一致干四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到了共识。9月上旬,县委宣传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同时印发了学习《决议》的宣讲材料。此后,全县上下形成了学习《决议》的高潮。据12月下旬统计,全县宣讲1220场,听宣讲人数达339000余人。
10月 中共惠民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成立 根据全国党史资料征集会议精神,惠民县委于本月12日建立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开始进行地方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县委副书记张恒乐兼任。1984年机构改革时,该机构调整成为县委的一个工作部门,为部委级事业单位。
12月 县委书记胡安夫参加赵紫阳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 11月30日至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赵紫阳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后,在总理办公室召集参加会议的几个省的部分县、社、村书记开座谈会,面对面地征求代表们的意见,惠民县委书记胡安夫经山东省代表团的推荐参加了座谈会。胡安夫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惠民县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联系惠民县实际,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计划生育工作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本年 进行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点 为彻底改变本县棉花生产的落后面貌,为国家多做贡献,县委、县政府在梁家公社大皮庄大队和胡集公社任家大队,分别进行了良田和碱地的棉花地膜覆盖技术试验,并取得成功。两个试点,皮棉平均亩产分别达到242.7斤和215.6斤,比原来亩增59.9斤和54.9斤,每亩净增现金收入141.8元和122.25元,并节约了用工。1982年春,全县在24160亩棉田实行了地膜覆盖,长势普遍明显好于往年。8月,省在本县召开全省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交流会,县长赵山水在会上介绍了惠民县实行棉花地膜覆盖的情况。1983年,全县植棉53万亩,地膜覆盖扩大到232600亩,皮棉平均亩产达119斤,总产达63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1984年春,全县棉花地膜覆盖达32万亩。农牧渔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确定惠民县为全国地膜覆盖植棉示范样板县。
本年 纪检工作成绩显著 一、认真抓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了党的政策,对建国以来的723起历史案件开始进行复议,对其中122起案件改变了原来的处分和结论。二、检查处理了一批违犯党规党法案件。一年来,共处理违纪案件25起,维护了党规党法的严肃性。三、做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一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64件次,处理了143起,还有21起正在调查中。
本年 县领导班子变动情况 1月,原县委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胡广美离职,原县革委副主任郭毓华、丁汝山、韩庆云、曹维新离职。4月,宋焕芝任副县长。
本年 人口及工农业发展状况 总人口555911人;粮食作物总产量150510吨,棉花总产量14120吨;农业总产值13257万元,工业总产值10321万元。
本年 党组织状况 有基层党委23个,党总支115个,党支部1389个;新发展党员181名,由于各种原因减少党员178名,共有党员1929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