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文化总第2485期 >2023-10-13编印

西安印象
刊发日期:2023-10-13 阅读次数: 作者:陈新涛

西安是魂牵梦萦抒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是走路随便踢块瓦砾都可能是文物的地方,八百里秦川,十三朝古都,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冽冽激荡,穿越至今。“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历史名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仰慕已久,奈何世事牵绊,总是阴差阳错,今日终得机缘,走进她,触摸她。


兵马俑

兵马俑是西安的灵魂,昭示着两千多年前一个伟大帝国的强大,一个开天辟地、盖世无双的伟大皇帝的光荣和梦想。两面环山、“四关围定”、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关中平原的肥沃和富饶,商鞅军功爵的制度——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嬴政的雄才大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划定了中国最基本的版图,尤其是文字(文化)的统一,保证了两千多年来中国虽屡经数次朝代更迭、分裂与统一、外族入侵的战争摧残,中华文明依旧可以赓续传承、绵延不绝,成为维护国家统一最强盛的基因和最强大的力量。

恰逢旅游旺季,兵马俑展馆内人流量大,拥挤不堪。多数是国人,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比肩接踵,踽踽前行,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目睹这一“世界奇迹”。兵俑排列整齐,阵型合理严密,千人千面,指挥有方,堪称威武之师,胜利之师。

听导游讲,现在发掘的三个坑、修复的8000多个佣,仅占地下全部帝国军团的万分之三点五,待全部挖掘和修复,大概需要七百年的时间,呜呼哀哉!待那时,我辈也已成为文物。

感谢秦始皇,也感谢因打井而发现兵马俑的老杨,使原先贫困的临潼区成为富庶之地,人流、现金流每天源源不断地涌向这里,村民已成为坐拥二层洋楼、身价达百万的富人,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依然用他死后的无限荣光佑护着这方土地和数万黎民。

再过两千年,秦兵马俑仍在,我们在哪?


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墙之一,另外三个是荆州古城墙、平遥古城墙和兴城古城墙。另一著名古都北京的古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遗憾地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由此北京埋没了多少古都的风韵。西安古城墙幸运地完整保留下来,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沾染着历史风尘和记忆的靓丽名片。

西安明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政策指导下,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骑自行车绕一圈还需要二个小时。东西南北分别有主城门有四座,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夜晚灯光亮起,景色更美。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防御为主国策的体现,而要想做大国,做强国,必须像秦皇汉武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外族强大,主动出击,歼敌于外,方可保国泰民安,否则,即使坚固如万里长城,也无法阻挡夷族的滚滚铁蹄。高大坚固的古城墙,不是我们闭关躲避的保护伞,而应成为民族挺立的脊梁。

千年的古城墙,经历了多少烽火狼烟,承载着民族的血泪、屈辱、抗争和苦难,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落后必然挨打,实力决定尊严!


大雁塔·大唐不夜城

去大唐不夜城,主要是去看玄奘法师和大雁塔,顺便为家乡“孙武不夜城”的运营取取经。

走出地铁站,远远就看到一座圣塔矗立在蓝天下,高大醒目、庄重威严,这就是西安地标性的建筑大雁塔了。

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的,几经历代修复,现存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是世界文化遗产。

因近黄昏,错过登塔时间,我只有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瞻仰远观。

大雁塔正南方不远处就是玄奘法师手持禅杖佛珠的铜像了,大师身姿挺拔,面容圆润,慈祥中透着睿智和坚毅。想当年,他为求取佛经,只身一人穿越漫漫沙漠,经历千难万险,远赴天竺国等西域各国,带回并翻译佛经上百部,是汉传佛教创始人之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作为一个普通人,今天我们应该崇敬并学习玄奘法师那种为了实现心中目标,意志坚定、不畏艰险、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为了普度众生、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的理想情怀。

一千三百多年来,玄奘法师和他主持建造的大雁塔,以及创立的功德功绩历朝历代一直受到亿万民众的景仰和朝拜——历史是公正的,不会忘记每一个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人。

大慈恩寺两边的树梢上挂满了唐诗宋词,夜幕下熠熠闪光,充满了浓浓的文化韵味。北广场正在进行的号称亚洲最大音乐喷泉的表演雄浑激昂、大气磅礴、美轮美奂,令人震撼惊叹!这样的场景设置,也符合中国人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的心理特性。

再往南,便是声誉全国的网红打卡地大唐不夜城了。两边的琼台楼阁金碧辉煌,中间的各种演出此起彼伏,仿佛穿越了时空,梦回大唐盛世。可那汹涌的人潮、鼎沸的聒噪,却令我望而却步了。我真的不适合这样的场合。

人们蜂拥般到大唐不夜城游览打卡,是为品美味小吃、满足口腹之欲?为观看演出、追忆盛世大唐的繁华和辉煌?!那时的大唐确实经济发达,文化繁盛,世界独大,万国来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乐祥和,值得我们追慕和向往。


美食

不用高大上的粉饰,人从根本上讲,都是一个吃货。

西安的美食很多,肉夹馍、牛羊肉泡馍、陕西凉皮、肉丸胡辣汤、甑糕、葫芦鸡,还有一听就带有陕西人豪爽性格特点的标志性面食biangbiang面。我心中的信仰就是那碗正宗的牛羊肉泡馍。

下了高铁,酒店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觅去。我走街串巷地直接去了洒金桥,找到一家牛羊肉泡馍馆,要了一碗价值22元的牛肉泡馍。在我等在桌边,和女儿商议着待会馍要掰多碎时,忽听店家一声大喊:148号,好咧!径直端上一碗成品,兴致顿时一落千丈。因为食客太多,为缩短就餐时间,店家单方面地缩减了流程,令我失落不已。很多事情因过程的参与才有韵味和意义,否则再好的结果也体味不深并不会珍惜。

将就吃吧!一勺泡馍进嘴,膻味太重,味道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家乡的大饼老豆腐合口。世事往往如此,心中的期待和实际体验常常是两码事。同时深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无所谓好吃难吃,一切只是习惯。

一碗牛肉泡馍下肚,便了却了我半生的心愿,同时也破灭了我半世的梦想,此后几天的肉夹馍、凉皮、甑糕、裤带面等吃食,便只是视若平常的充饥了。因没有了过高的期待,有时反而会在不经意间品出真滋味。

也许今后吃多了,味蕾习惯了,我也会爱上陕西美食,就像长久的爱,起初是因为情感,以后更多的是习惯。


后记

短短几天的行程,丰富的经历,触景而生的情愫,深沉且深情的感悟,一次有价值的旅行。唯一遗憾的是心心念念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终因约不上票,只能在本次西安之行中遗憾地错过了。遗憾也是期待,也很美好,总要留一些梦在心里。生活并不完美,但努力向前,心怀棠棣,保持热爱,生活便随时拥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和触手可及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