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夏季一天的傍晚,在地里累了一天的祥子夫妻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匆匆忙忙地做好饭后,就先吃起饭来。六岁的儿子小强还没有回家,他们也不担心。因为小强在自己村的小学读书,放学后就在村里和小伙伴们疯玩儿,天黑了饿极了才回家吃饭。有时爸妈喊他回家,他玩兴正浓时还不回家呢。祥子夫妻正吃着饭,村里60多岁的王奶奶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家门。祥子赶紧站起来打招呼,没想到老太太举起手“啪啪”地向祥子的胸口拍来,还一边拍一边怒骂:“你这两个没心没肺的,还只顾自己吃饭,我打死你,我打死你!”
祥子一边躲一边问:“婶子,你为啥打我?”祥子的老婆上前去拉,王奶奶又去打她。祥子有些生气,就喊:“你这个傻老太太,疯了吗?以前是傻子,现在又变成疯子了?”
王奶奶打了几下才住手,气喘吁吁地说:“你们儿子淹着了,你们还有心吃饭?”“啊?真的?在哪里?”祥子夫妻慌慌张张地就要往外跑。王奶奶这才语气和缓地说:“孩子没死,在我家呢。”祥子夫妻也顾不上说什么,抢先向王奶奶家跑去。王奶奶就扭着一双小脚在后面跟着回家。
祥子夫妻跑进王奶奶家,看见儿子小强正坐在板凳上吃着面饼,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这时他们才看到,小强穿着又肥又大的、显然不是自己的裤褂,而自己的裤褂还在晾衣绳上呢。王奶奶走到家后,祥子两口子“扑通、扑通”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说:“婶子,谢谢您,您救了小强,就是救了我们全家。”“婶子,对不起,刚才我不该骂你疯子,我该打。”
王奶奶赶忙拉他们起来,说起了今天发生的事。原来今天是星期六,下午不上学。因为爸妈到离家四五里的地里干活,中午吃点带去的干粮不回家,小强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儿玩儿。小强玩得满头大汗,想回家喝水休息。走到村头自己家附近,看到了不久前邻居家为盖房用水挖的水池,因为几天前下过一场大雨,水池里的水满满的。小强想洗洗手脸凉快凉快,不想脚下打滑滑到水里。小强在水里挣扎,一沉一浮:沉下去,灌了口水浮上来;又沉下去,再灌了口水,又浮上来,又沉下去,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在这危急时刻,王奶奶在附近路过,听到奇怪的声音,往水池里一看,发现了这种情况。她大喊救命,但这时附近没有人。她知道去远处找人肯定来不及,就决定自己救人。她走到距离小强最近的池边趴下来,上身探出,伸手去抓小强。好在小强的头发比较长,她抓住小强的头发,把小强拖到池边,然后抓住小强的胳膊,起身把小强拉上来。这时,小强已经昏迷,王奶奶又坐在地上,曲起腿抱着小强,让小强趴伏在她的膝盖上控水。小强吐出了几大口水后醒了过来,王奶奶才放心地松了口气,不由得说:“好了,死不了了。”过后,王奶奶把小强领到自己家,翻箱倒柜地找出自己孙子早年穿过的衣服给小强换上,洗了小强的湿衣服晒上,又热了面饼给喊饿的小强吃。王奶奶本想祥子两口子干活回来就找小强,没想到他们回家后吃饭还不找孩子,这才怒气冲冲地找上门儿去打骂他们。
祥子夫妻听着王奶奶的讲述,不由得感到一阵后怕。小强妈说:“婶子,太感谢你了,你打我们骂我们都是应该的。”
祥子一家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妻子忽然想起了什么,问祥子:“你为啥说王奶奶以前是傻子?”祥子说:“我听俺娘说,王奶奶年轻的时候,咱村里来了一个讨饭的老大娘,有点神志不清,说不出自己叫啥名,住在哪里,穿着单薄的破棉衣冻得直哆嗦。王奶奶把大娘领回家,让大娘上炕钻进热被窝儿,给大娘做了饭吃,给大娘拆洗了棉衣棉裤,缝制的时候还增添了棉花,使棉衣更保暖。大娘在王奶奶家待了两个多月,在王奶奶的细心照顾下,身体长胖了,头脑也逐渐清醒。王奶奶托人联系到了大娘的儿女,他们才把大娘接去。那时村民生活都很困难,常常缺吃少穿的,可王奶奶却收留了一个陌生的、头脑不清讨饭的人,还像对待亲娘一样对老人细心照顾。因此村里有人称赞她,但更多的人说她傻,叫她傻子。”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觉得王奶奶傻得好!”祥子妻子脱口而出。
是呀,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村里来要饭的,我们小孩子们跟在他们后面看热闹。有一个老爷爷在大冬天里穿着没有棉花的破夹裤讨饭,当他讨要到王奶奶家的时候,王奶奶不仅给了他两个热窝头吃,还送给他一条半新的棉裤让他穿走。事后,王奶奶的邻居说:“我都没有这么好的棉裤,你把棉裤送给我,我还说你好,你送给一个陌生的要饭的图什么,你真是个傻子。”王奶奶有些生气地说:“是,我是个傻子。但我知道要饭的那个人没有这条棉裤,说不定会冻死,你会冻死吗?不是说救急不救穷嘛。”邻居只得一边嘟囔着“傻子,傻子。”一边悻悻地离开了。祥子在讲这件事的时候,自己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如今,“傻子”王奶奶已离世20年了,但她做的“傻”事还一直被村民们传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