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要闻总第2536期 >2024-11-08编印

何坊街道把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制作成牛饲料,有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刊发日期:2024-11-0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牛吃的饲料是由我们本地的玉米和玉米秸秆加工而成的。”近日,在何坊街道福财肉牛养殖合作社,社员吴永辉边熟练地给牛投喂饲料边说,“以往这些让村民头疼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如今变成饲料,还可以帮助增收。”

随着秋收工作进入尾期,玉米秸秆处理,一直是丰收后的大问题。何坊街道地处阳信县交界,有养殖肉牛的传统,其中,福财肉牛养殖合作社肉牛存栏量达1200头,每天可消耗青贮饲料18吨。

一方面是缺少渠道收集秸秆变为饲料,另一方面是秸秆堆积产生的污染。何坊街道积极转变观念思路、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依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养殖”资源利用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秸秆由“草变饲料”多样化的综合利用,并且开展青贮饲料全环节社会化服务。

“在政府的协调下,我们合作社建设了容量6000吨左右的饲料加工发酵池,以每吨120—150元的价格对村民收割后的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切装、窖藏等工序把秸秆加工成牛的饲料投入再生产。”福财肉牛养殖合作社刘清华介绍说,“基本上一亩地的秸秆能为村民们增加200元的收入。”

通过秸秆加工饲料,刘清华的养牛场可以消耗周边4000多亩地的秸秆。

目前,何坊街道辖区内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1万亩,年收贮优质青贮饲料约2万吨。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作为牛饲料,有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肉牛养殖降本增效,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