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总第2542期 >2024-12-20编印

我县设施农业蓬勃发展
设施赋能 种植兴业
刊发日期:2024-12-20 阅读次数: 作者:高茜 吴霞 杨元勋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县设施种植业面积达16万亩,设施农业年产值已达65.9亿元。

走进位于麻店镇的惠民县农丰瓜菜种植合作社,崭新的天然气设备平稳运行,育苗大棚里暖意融融、湿度适宜。可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设备陈旧还是负责人王德银心头的愁事。

王德银说:“前期基地这边用的是燃煤锅炉,现在有高温大棚20个,也就说每个棚里边,一个取暖锅炉,耗的人工比较多,管理锅炉的人工就需要7—8个人,而且温度不是很好控制,忽高忽低,也影响到苗子的出苗率。”

更新设备迫在眉睫,此时县农业农村局推出的一项专项补贴政策给他提供了助力。

县农业农村局蔬菜果业技术指导股副股长王德国说:“我县西瓜、甜瓜育苗产业现在正处于严冬的季节,需要室内进行加温保苗。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省厅《2024年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和市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我们开展了项目需求的摸底调查,优先选择育苗3000万以上的示范社进行项目实施,农丰瓜菜种植合作社大棚取暖的问题,更新为天然气环保型取暖设备,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

在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手把手地帮扶下,惠民县农丰瓜菜种植合作社抓住了政策机遇,在天然气设备更新后效果也立竿见影。

王德银说:“今年改用的天然气锅炉,用这一台大锅炉供全部基地20个高温棚。人工的成本降低了,但是苗子质量上要提高了,因为都是恒温,这样的话比原先燃煤的总体经济算的话是提高了20%,原先的那个锅炉苗子成苗率能达到90%,现在的苗子能达到97%。”

然而,在合作社刚走上正轨时,省里下发的种苗经营许可要求又让王德银犯了难。

王德银说:“当时听到这个通知的时候也很茫然,因为我干这个种苗基地到现在已经是15—16年了,没听说过这个东西,所以说对这个事也不了解。”

面对合作社的困扰,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上门解读政策,协助准备申报材料,打通了审批“堵点”。

王德国说:“我们充分发挥果蔬党建联盟的联农、富农,带头作用,将服务和政策送到田间地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跟踪服务。”

如今,惠民县农丰瓜菜种植合作社已成为我县设施农业的标杆,年育苗量可达3000万株。而在全县,设施种植业面积已达16万亩,瓜菜产量64万吨,设施瓜菜产量占比提高至37.6%,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8.93%,设施农业年产值达65.9亿元,设施农业已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