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新闻总第2550期 >2025-02-17编印

惠民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协第十四届惠民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刊发日期:2025-02-17 阅读次数: 作者:

99be80076c7f8b4002f1bf9ec100ae6.jpg

dd005b574299aa01a5596f8da4cfb0f.jpg

2月14日—16日,惠民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惠民县委党校胜利召开。

15日,惠民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校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谋美好未来。

大会执行主席王玮、许健、王斌、袁光新、王伟、王建中、魏小蕾、牛业霞、武义滨、耿志强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袁光新主持会议。杨宝亮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应到代表265人,出席本次全体会议的代表229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袁光新宣布大会开幕,会场响起雄壮的国歌声。

随后,许健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分三个部分:2024年工作回顾;2025年工作安排;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指出,2024年是惠民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起势成势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1+1188”发展格局和县委“1357”推进落实体系,县几大班子、镇街部门、企业群众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干成了许多实事、大事、难事,干出了信心力量、干出了显著业绩、干出了崭新局面。经济运行稳健强劲,“三大战役”势如破竹,产业转型蝶变跃升,拓城强基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亮点纷呈,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一年来,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政治坚定、行动坚决;必须把握大势、踔厉奋发;必须干字当头、凝心聚力;必须坚守初心、百折不挠。

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和县委“1357”推进落实体系,坚持实干为要、全面争先,打好“三大战役”,实施“三大行动”,重点聚焦“十个坚定不移”,统筹推进“十个乘势而上”,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聚力打造中国绳网产业新城、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旅游目的地及消费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崭新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外贸外资稳量提质,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围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战役”,在巩固经济增长支撑上乘势而上,抓实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塑强工业经济。

坚定不移培育产业集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乘势而上,打造高质园区,促进数实融合,优化产业生态。

坚定不移突出科创引领,在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上乘势而上,培强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集聚创新人才。

坚定不移推动消费提振,在激发内需市场活力上乘势而上,创造新型消费场景,培育多元消费业态,拓展消费增长空间。

坚定不移统筹协调发展,在构筑魅力品质之城上乘势而上,拓宽提升空间布局,夯实重大基建支撑,推动古城提质更新,加快新城建设步伐。

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在擘画业兴民富画卷上乘势而上,培优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风貌,促进农民增收。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释放内生动力活力上乘势而上,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拓展更宽领域开放,创优一流营商环境。

坚定不移建设生态文明,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上乘势而上,加力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加速能源转型。

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在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上乘势而上,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发展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惠民建设,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定不移加强风险防范,在守护安全有序发展上乘势而上,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筑牢经济安全防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报告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勤勉干事、秉公用权,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忠诚品质。落实担当之行,奋勇争先向前。树牢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明。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勠力同心、挺膺担当,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崭新篇章!

大会审查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了县政府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及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补充惠民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办法、惠民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办法。

(下转第三版)


2月14日—16日,政协第十四届惠民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惠民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校隆重开幕。

大会应到委员236名,实到201名,符合规定人数。

县政协主席杨宝亮,县政协副主席周增宝、王翠兰、朱希花、王德江、师杰,县政协秘书长李虎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县委书记王玮,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光新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11点,周增宝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会场唱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开幕大会上,县委书记王玮代表中共惠民县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2024年,是惠民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也是虽难犹进、令人鼓舞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做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大事, 攻克了许多“未来不能等”的难事,办好了许多“群众急愁盼”的实事,干出了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大好局面,交出了一份领跑提劲、振奋人心的精彩答卷。

王玮指出,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体政协委员的汗水和智慧。一年来,全县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主动谋事、倾心干事、协力成事中,充分展现出为党政分忧、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追求。

王玮强调,我们有基础有潜力、有目标有蓝图,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努力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干出“勇争先”的格局。走在前、挑大梁、勇争先,必须坚定不移谋发展,坚定不移促改革,坚定不移惠民生,坚定不移保稳定,坚定不移强作风。希望全县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始终坚持与党同心,与发展同频,与事业同向,与群众同行,与时代同进,继续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

王玮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品质惠民,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主人翁!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锚定省委“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市委“113388”工作体系,聚焦县委“1357”推进落实体系,打赢“三大战役” ,开展“三大行动” ,团结一致、奋楫向前,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崭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政协主席杨宝亮代表政协第十四届惠民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县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共惠民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1357”工作体系,坚持“党委有部署、政协快响应,党委有安排、政协快跟进”,全力助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以奋斗诠释初心、用实干担当使命,政协各项事业实现了新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25年县政协常委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惠民县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县委“1357”工作体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持续投身“三大战役”,助力“三大行动”,全力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争先向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崭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县政协副主席王翠兰受政协第十四届惠民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

报告指出,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219件,立案165件,立案提案中,委员个人提案128件,委员联名提案25件,专委会、界别组提案12件。经45家承办单位认真办理,所有提案均已办复,许多建议被吸纳到相关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和部门具体工作中,为凝聚社会共识、服务科学决策、推动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2025年,县政协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提质增效,推动提案工作服务中心更有为、建言资政更有质、凝聚共识更有效、增进团结更有力。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