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讯 我县着力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难题,打造医共体“中心药房”,让群众购药更便捷、更安全、更实惠,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在桑落墅镇梁家村卫生室,辖区居民王福山前来购买降血糖用药。此前,虽然坚持用药,但一直以来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前段时间,村卫生室医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为他推荐了用药,而该药品以前只能去县级医疗机构才能购买得到。
“医生给我推荐的达格列净,以前没有,这是新下来的一种药。我用了以后非常好,血糖控制得挺稳定。这里离我家很近,几分钟就到这里了,上县医院得耽误一上午的时间。”就近、就便就能购买到所需的药品,让王福山十分高兴。
我县有自然村1283个,60万人口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21%,不仅存在村多、村小、村散的问题,而且也面临着基层用药群体较大的现状,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不齐全、不及时等问题突出。
“原先分三级医院用药、二级医院用药,咱是基层卫生室,在用药目录上有限制,想买效果比较好的药只能到上级医院去,就是专门给调过来,也不能报销,价格比较高。”桑落墅镇梁家村卫生室医师闫登春说。
为此,我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投资460多万元,由县人民医院牵头,打造起3家县级医疗机构、15家镇级卫生院、236家一体化村卫生室组成的医共体中心药房,对用药目录、药品采购、管理运行、药品储备、药品配送实施统一管理。
“先后通过3轮遴选论证,我县建立起涵盖512个品种、775个品规的统一用药目录,乡镇卫生院配备品种由平均170种增加到290种,村卫生室配备品种由平均80种增加到了150种。”县人民医院医药部副主任刘琳琳说,群众用药以往只能在上级医院才能买到的,现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能买到。
配备有保障、药品“用得上”,同时,我县也把群众购药“用得好、用得起”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一体推进,完善供货企业定期通报、诚信记录、违规约谈、市场清退等管理制度,择优选定10家核心药品供货企业,明确配送时限、药品价格等要求。
“截至目前,全县集采药品14批次八百多种平均降价超50%,30类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70%。普通药品72小时,急用、急救药品1小时可送达,保障了群众能够安全、经济、及时用药。”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姜涛介绍说。
我县不断满足群众就近、就便用好药的需求,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三年多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牵头医院品种重合率由70%提高到93%,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三病”用药均突破一品两规,重合率达100%,药品配送周期缩短近一半时间,县域内就诊率由60%增加到近90%,累计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近亿元。
“群众能不能合理用药、安心购药,应该说小药片体现的是大民生,在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供应时效同步、用药精准调配上补齐短板弱项。”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县卫生保障中心主任杨国栋说,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