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角讯 近年来,淄角镇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蓝莓特色种植,通过科技赋能、智慧化管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如今,一颗颗蓝莓不仅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果”,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走进淄角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一排排现代化暖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蓝莓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淄角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设备管理员闫光红说:“咱现在这个基地占地有200亩左右,一共有72个暖室大棚,每个棚占地2亩,现在蓝莓已经到了生产旺季,每天采摘量大约在4000斤左右,咱这个基地一年的采摘量大约在45万斤。现在咱这个品种就是种的优瑞卡,我们按照22、18、15三种规格来销售。”
淄角蓝莓以其个大、味甜、品质优而闻名,深受市场青睐。而这背后,离不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模式的支撑。
闫光红说:“咱们这个基地采用的是基质栽培,用的水是经过五级反渗透的纯净水,配以咱们的各种配方,基本就实现了智能化、远程操控,在手机上有一个小程序,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我们都一目了然,控制起来,操作起来都非常方便。”
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成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目前,该基地年产值达4500万元,吸纳周边3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我们都是附近村里的村民,在这里干活时间自由,不耽误接送孩子和管家庭,挣得也挺多,一天大约八九十块钱。” 采摘工人焦珏红说。
近年来,淄角镇坚持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持续巩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成果,在“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小蓝莓”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