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专刊总第2569期 >2025-07-11编印

惠民县“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综合行政执法局专场举行
刊发日期:2025-07-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日前,惠民县“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综合行政执法局专场举行,围绕城市精细治理、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是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的一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实干笃定前行,以真心触摸民需,以行动诠释精细,全力践行好“为人民管理城市,让人民共享城市”理念。

保障“头等要事”,关注民生,助推“城市品质”新提升

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抓好城市“十乱”治理,掀起为期2个月的市容整治热潮,全力治理城市管理顽疾,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践行“721”工作法,探索惠农、便民和市容管理“三赢”方案,设置应季瓜果临时经营疏导点45处,让城市管理更具温度。严格“一店一招”,累计拆除违规户外广告305处、户外招牌37处。

抓好“关键小事”,精管善治,构建“环卫保洁”新体系。

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更新垃圾桶1万余个,新建垃圾分类亭269个,环卫基础设施配备率保持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9%以上。7个镇街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14 个镇街政府驻地全部实现“撤桶建亭、上门收集”,5个镇街178个村居实现“撤桶并点”生活垃圾收集新模式,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覆盖率达100%,群众的生活品质在家门口就地升温。

抓好“民生实事”,打造亮点,实现“基础设施”新跨越

探索引入慢行一体交通模式,实施道路畅通工程,高标准打造武定府路、南环东路2条全要素精细化管理示范街,为破解道路精细化治理难题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完成武圣路等道路罩面13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5.85万平方米,推进城市微更新;建成并开放口袋公园5处、儿童友好公园2处,孙子故园南广场、酱菜厂及护城河四个节点3处儿童公园被评为市级儿童友好公园。县城区更换路灯灯头718盏,安装路灯200基,实现道路装灯率100%、亮灯率99%,路灯亮化提档升级。实施护城河清淤工程,清淤河道1.8千米,建设北护城河钢坝闸1座,让河畅水清景更美,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开好局打基础的关键之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贯彻落实全县“三大战役”“三大行动”要求,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以改革破难题、以实干促发展,努力用城管人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抓牢1个根本,推动党务业务服务融合赋能。坚持党建统领,落实市委“四个融入”党建工作要求,进一步放大“红旗诚管”党建品牌效应,践行“出门就是上班,上班直接上路”工作理念,推动徒步巡查常态化。

奋力抓好2件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一是逐步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收运新模式,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二是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备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

扎实推进2大民生工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大投入,量质并举抓建设,做好西关街等4条道路路灯更换及部分路段电缆、光源更换工作,实施文安东路等5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城市更新向美而行。

实施3项精细治理,便民服务更有温度。一是持续强化市容秩序管控。对重点学校实施“城警校家”联合疏导保畅模式,加强户外广告牌匾排查治理,重拳整治城市“十乱”,打造示范街3条,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二是巩固便民地图建设成效。2025年在全县设置不少于5处便民“潮汐摊区”,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推进违法建设治理行动。保持拆违治违高压态势,做到立案一处,查处一处,持续治理“乱”的现象,扎实做好“美”的文章。

持续抓好3项提升,聚力改善城市品质。一是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坚持增绿量、添色彩、提品质,在主要节点打造花卉、色彩植物栽植区,持续更新城市绿色版图。二是城市环卫品质提升。严格落实道路保洁作业标准,整治卫生死角,更新改造主城区公厕2座、城区中转站1处,推进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狠抓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规范运输、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关键环节,用心擦靓城市“面子”,洗净城市“里子”。三是设施服务品质提升。加强道路日常巡查修补、规范化保洁、绿地绿道及公园养护管理等行业监管提升,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