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专刊总第2569期 >2025-07-11编印

惠民县“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县公安局专场举行
刊发日期:2025-07-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日前,惠民县“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公安局专场举行,围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政务服务改革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县公安局坚决扛牢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县委“1357”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公安队伍“老中青”三大梯队培养机制,探索实践公安工作“高效指挥、规范执法、夯实基础”三大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打击威慑力、执法公信力、服务亲和力”三大能力,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守底线稳大局,风险防控有力有效。扎实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和“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创新推行“三所一庭”联动调解新模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800余起。深化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700余处,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95%、10.8%。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专项治理,压实部门单位安全防范主体责任,推动整改安全隐患321个,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案事件。

抓打防提能力,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压茬开展“夏季行动”“冬季行动”,实现命案连续18年、八类暴力犯罪连续9年全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0.37%。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涉黑恶问题100%查打到底。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下降52.08%、45.23%,资金预警预后零转账。

重改革提质效,警务效能充分释放。紧扣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开展“指挥、执法、基础”三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局领导每日警情案件两调度机制,实战能力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法治公安建设年”活动,《双员驱动 赋能提效》案例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法治实践创新案例”,刑侦大队被评为全国执法示范单位。持续加强协作区支撑下的“两队一室”建设,派出所“主防”根基进一步夯实。清河镇派出所“党建+社区警务‘五联机制’工作法”荣获2024年度全市优秀支部工作法。

强担当优服务,护航发展可感可及。深入开展打击涉企犯罪专项行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优化完善服务举措,“线上一网、线下一窗”的公安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车管所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等县级车管所。坚持科技赋能,推动全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二期工程建设圆满完成,前端感知进一步织密。

强队伍建铁军,队伍面貌更加昂扬。坚持党建引领,巩固深化“党建特派员”制度,不断完善“老、中、青”三大梯队建设,相关调研课题获评全省公安机关党建课题调研三等奖。深入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在全市110接处警业务比武、图侦比武和执法办案能力测试中,一举斩获3项第一。坚持用爱心带队伍,完成公务员民警职级晋升和事业编人员层级晋升工作,队伍“精气神”更加提振。

2025年,全县公安机关将紧紧围绕县委“1357”工作体系,坚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以推进“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实施“五提”工程,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惠民实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施创稳创安提级工程,全面巩固“稳定”态势

聚焦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纵深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推动社会治安协同共治,提升城市“心安”指数。一体推进打防管控治,坚决做到系列安保安全顺利,黑恶线索查打到底,重大案件快侦快破,侵财类民生小案破案率再提5个百分点。健全完善“三所一庭”联调机制,在全县所有14个派出所设置“三所一庭”联动调解室,推动警源性矛盾纠纷全量排查、实质化解。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工作,探索实行社区警务助理本地招录模式,全力提升派出所“主防”质效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深化“减量控大”,实现事故数、亡人数“双下降”,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

实施现代警务提效工程,加快培育“新质”动能

聚焦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全面落实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四新”要求。统筹推进情报指挥、侦查打击、基础管控“三个中心”建设,同步完善协作区支撑下的“两队一室”建设,加快形成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战斗力生成路径。健全外部党政大循环机制,公安内部循环机制,中心、警种微循环机制,提升协同共治水平,推动公安工作整体联动、高效运转,实现公安核心战斗力提档升级。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期工程建设,创新搭建更多“小快灵”模型,迭代升级大数据赋能体系,着力夯实底层基础、强化系统整合、畅通赋能渠道,不断塑造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法治公安提标工程,持续释放“法治”效力

纵深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攻坚突破年行动,树牢“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理念,积极争取新建“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力打造一站式办案的“总基地”、监督管理的“大中枢”。在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执法监督管理、制度机制落实、法治素养培育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推行“简案快办”机制,强化与检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实现刑事案件适用“轻刑快办”机制移诉数明显提升。

实施护航发展提优工程,更加凸显“服务”质效

以最硬的打防措施护发展。进一步树牢“维护稳定是天职,服务发展是本职”的理念,主动跟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警务、“警企联络员”等工作机制,推动战略服务精准化。着眼市场主体发展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和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平等保护,坚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助力成就企业家梦想。加强重大项目及周边治安管控,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卫制度,提升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能力。以最好的规范执法惠发展。开展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强化服务发展力度、严格涉企执法尺度,坚决防止违规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让企业在惠民安心投资、舒心经营、放心发展。探索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监管制度,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安全健康发展。以最佳的政务服务促发展。围绕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安政务综合服务大厅、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优化“窗网融合”体系,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全国优秀县级车辆管理所”优势,打造更多群众需要、社会认可的警务品牌。

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锻造“过硬”队伍

突出党建引领,聚力政治建警铸忠诚,正风肃纪严纪律,暖警爱警优保障,实干担当建新功,培育与改革大势相适应、与新质战斗力相匹配的新时代公安铁军。深入实施党建融合赋能系统工程,擦亮“党建特派员”品牌。深化“全员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完善干部人才“育、选、用、管”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不断丰富惠民公安人才生态。深化全警常态化训练机制,打造能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尖刀班”“突击队”。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管党治警责任,大力开展“清廉警队”建设,推进“大监督”格局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内生动力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发展质量大跨越”行动的同时,在全警开展“转作风、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全心全意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件、小纠纷、小事情”,提升队伍内生动力,改进队伍作风形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