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新闻总第2571期 >2025-07-25编印

监管护航+服务赋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刊发日期:2025-07-25 阅读次数: 作者:张丽佳 杨洪畔

食品安全是民生底线,企业发展是经济命脉。在我县,市场监管部门正以 “监管护航、服务赋能”的双重担当,既为群众筑牢“舌尖上的防线”,也为企业注入成长动能——通过食品安全“红黑榜”让消费更放心,依托“百千万益企服务工程”助企业快成长,这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正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走进我县“粮屉包子”餐饮店,员工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墙上醒目的“红榜单位”标识牌在灯光下格外亮眼。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检查店铺的食材储存台账、餐具消毒记录,开展 “红榜” 店铺定期回访工作,确保这份 “放心” 始终在线。

就餐群众李岩说:“我看这个店是‘红榜单位’,也很干净。在这里吃饭很放心,几乎天天过来吃饭。”

这小小的标识牌不仅是商家诚信经营的“通行证”,更成为群众消费选择的“导航仪”,让“找红榜、选放心”逐渐成为居民的消费习惯。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股股长康倩说:“我县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红黑榜’公示机制,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落实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彰显了社会引领和社会监督的效应。自2022年制度实施以来,累计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96期,其中‘红榜’191户、‘黑榜’97户,累计浏览量已突破30万人次。2025年共发布20期,‘红榜’27户、‘黑榜’20户。”

如今,在我县的餐馆、超市,“红黑榜” 早已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从外卖平台的排序加权到线下店铺的标识引导,从监管部门的定期回访到消费者的主动选择,一套“线上+线下”“监管+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正持续发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看得见的放心”中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康倩说:“我们线上创新对接外卖平台,在首页首屏,标志红榜商户并设置电子海报,红榜商户会自动获得一定的排序加权;线下开展‘找红榜、促消费’活动,在‘红榜’的店铺张贴‘红榜单位’标识牌,并定期开展‘回头看’;对‘黑榜’商户责令整改,相应增加检查频次和抽检力度。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强化社会共治、提升我县的食品安全水平。”

走进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正与企业负责人围站在产品旁,详细询问生产经营情况,记录企业发展需求 —— 这是县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益企服务走访的生动场景。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