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生产基地、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我县体育休闲娱乐设施特色产业集群正以创新为引擎、以集群为支撑,推动体育制造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在李庄镇体育绳网产业园山东滨州强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批新型登山绳正在进行生产,这些即将发往户外装备市场的产品,是企业工艺升级后的“拳头产品”,也是当地绳网产业从“传统制造”向“精品制造”转型的一个缩影。
山东滨州强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光告诉记者:“原来的登山绳用的是涤纶丝加入高强丝制成高强涤纶做的登山绳,拉力强度在800公斤左右。现在的登山绳又增加了一种新工艺,把这个丝碾成线,碾成线以后再织绳,这个就大大增强了拉力,现在12毫米的绳子能达到1000公斤左右。”
从 800 公斤到 1000 公斤的拉力提升,背后是企业对市场竞争的主动应对。曾经,强盛体育和当地多数绳网企业一样,以生产足球网、篮球网等传统体育用网为主。但随着同类企业增多,同质化竞争逐渐压缩了利润空间。
张文光说:“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这几大类体育用网是长期生产着的,以前利润还可以,现在竞争很厉害。所以我们又增加了攀岩绳、登山绳。”
转型需要勇气,更需要支撑。就在企业为工艺升级、人才短缺犯难时,当地政府的 “精准服务”及时跟进,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共享人才资源,为企业破解了转型中的 “堵点”。
李庄镇副镇长俎芮说:“我们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物流仓储设计资源,提供高性价比定制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还建立了体育人才共享机制,涵盖技术专家等,降低招聘培训成本,促进知识交流。”
有了政策托底,企业的创新步子迈得更稳。如今,强盛体育的登山绳已开发出十三种花样,不仅吸引了高端客户和海外订单,销量也同比增长了 10%,从单一品类到多元布局,强盛体育的产品矩阵不断扩容。“现在我们有20多个大类,细分为400多个品种。产量原先是2吨-3吨之间,现在是3吨出头,年销售额2千万左右。”张文光说。
在产业集群的 “聚势效应”下,企业的创新视野越来越宽。瞄准匹克球这一新兴体育项目的市场需求,强盛体育快速研发配套网具和球架,产品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市场认可。
张文光说:“匹克球网架是一种新产品,在国际赛事上也有,这个类目的比赛也是纳入正规比赛了。这个匹克球架跟这个网子都是配套的,所以说我们就模仿人家怎么做的,上了以后销售还可以。”
如今,我县体育休闲娱乐设施特色产业集群已汇聚 449 家企业,产品涵盖竞技体育、高空探险、休闲健身等 12 个系列 143 类,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以上份额,年产值突破 135 亿元,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未来将持续以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为方向,推动体育制造向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