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肥胖已成为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危险因素,每年大约有280万人死于超重和肥胖,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前段时间,“国家喊你减肥”火爆全网,但你真的减对了吗?很多人在减肥路上踩坑,其实是对肥胖存在误区。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炎、不孕症甚至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体质指数和腰围是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标准。体质指数的计算公式是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我国健康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正常范围为18.5kg/㎡≤BMI<24kg/㎡,24kg/㎡≤BMI<28kg/㎡为超重,BMI≥28kg/㎡为肥胖,BMI<18.5kg/㎡为体重过低。85cm≤成年男性腰围<90cm,80cm≤成年女性腰围<85cm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前期;成年男性腰围≥90cm,成年女性腰围≥85cm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
以下,分享6个成人肥胖减重食养方法:
一、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减重人群应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做到平衡膳食、食物摄入多样化,保证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必要时补充复合营养素补充剂。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至少占谷物的一半,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蔬菜水果品种多样化,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动物性食物应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二、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限制饮酒。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控制脂肪、油、盐、添加糖的摄入量,严格限制饮酒。每天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控制在25g以下。
三、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减重期间要注意三餐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夜宵。就餐时细嚼慢咽,减慢进餐速度。晚餐不要吃太晚,建议在17:00—19:00就餐为宜。另外,可适当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食、主食的顺序进餐,也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四、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建议每周进行120—300分钟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
五、食养有道,合理选择食药物质。遵循“药食同源”理论,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不同的肥胖人群根据体质合理选择不同的药食两用食材,如:铁皮石斛、山楂、茯苓、山药、莲子等。
六、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
(作者:耿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