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总第2573期 >2025-08-08编印

淄角镇以育苗产业为突破口
小秧苗“长”成大产业
刊发日期:2025-08-08 阅读次数: 作者:许家铭 李翠霞 郝文杰

近年来,淄角镇作为国家优质蔬菜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育苗产业为突破口,从优质苗种选育到智能育苗设备升级等多方发力,不断推动育苗产业提质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淄角镇鑫聚育苗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工人们正忙着分苗、选苗。放眼望去,一株株嫩绿的黄瓜苗整齐排列,生机盎然。

鑫聚育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加桐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这个基地有9个标准化种植大棚,主要进行黄瓜育苗,同时也进行菜花、西兰花等优质种苗的育苗工作。通过科学化管理,年育苗能力突破1000万株,产品主要销往滨州、淄博等省内市场,还有河北等周边省份。这几年不断的通过品种的优化,提升了育苗技术,成活率也高了、抗病能力也不断地增强,深受种植户信赖。”

然而在过去,传统育苗方式却因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我们过去依靠烧锅炉控温育苗,温度波动大,依赖人工添煤,夜间还出现冻苗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烧炭产生的粉尘也影响苗子质量。人力成本高,夜间还需专人值守这块。”王加桐说。

为此,合作社积极引进电控设备,对育苗基地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育苗精准化、智能化。

“现在我们改用电气温控设备,优势非常明显。设备精准智能,自动调节温差大小,还有自动报警功能,也更省人工了。现在我们基地出苗率提高了10%左右,真正实现了绿色高效农业。”提起现在的基地,王加桐十分高兴。

育苗产业的升级发展不仅给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周边更多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也积极地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特别是在育苗旺季的时候和嫁接高峰期,每天用工能达到四五十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王加桐说。

目前,淄角镇已发展育苗大棚300余个,年育苗总量达上亿株,带动5000农户种植,户均增收3500元,全镇育苗产业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迈进。如今,淄角镇已形成以黄瓜为主导的蔬果全产业链,育苗基地、蔬菜批发市场、零工市场配套齐,实现了从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运营。下一步,淄角镇将继续聚焦特色农业,推动智慧种植等环节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以科技赋能农业,走出一条绿色高效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