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县人社局专场举行,介绍2024年以来县人社局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举措、亮点成效和下一步计划打算,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1357”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四大主责主业,各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紧盯就业大局更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打造优质就业品牌。打造“一镇办一零工市场、一社区一惠民工坊、一村居一信息平台”的“六个一”就业大格局,在全县14个镇办的零工聚集地各建设1处便民零工市场,建成涵盖家纺、绳网、手工编织等类型的“惠民工坊”130余处,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1200余个“就业服务微信群”,推动就业服务全方位扩容提质。今年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51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11717人。
提供贴心就业服务。开展“社区微业”三年行动,建成社区就业服务驿站10个,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引导社区优选实力强、口碑好的职业培训机构,利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培训教室,提供手工编织、苗木嫁接、面点制作等技能培训,方便群众就近错时参加。2023年以来开展培训160余场次,培训4775人次,帮助1000余名社区群众实现就业创业。
激发主体创业活力。开展创业服务活动,组织“创业渤海 乐业惠民”创业政策宣传季活动,对重点群体开展“点对点”靶向创业资源需求帮扶。加大创业金融支持,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创业场所租赁补贴15.8万元,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日渐显现。
紧盯民生保障更实,织密扎牢社保安全网
扩面提标工作有序开展。引导更多符合缴费条件的、有缴费能力的居民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促进参保结构质量优化提升,今年以来,企业养老保险增员3657人,其中新参保760人。
社保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优势,有15个村居开展了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推行社保卡“便民贷”,为广大群众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实施援企稳岗扩就业行动,失业保险费率由1.5%降至1%。不断提高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质效,推出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免审即享”服务。
经办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拓展静默认证大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大静默认证服务圈,让更多群众享受“免跑腿”“免打扰”服务。扩大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范围。落实社会保险代缴等政策措施,为8190名困难群众代缴居民养老保险,140名重度残疾人提前5年领取退休待遇,确保15.86万退休人员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紧盯人才引育创新,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用心引才,加大聚智力度。深入实施人才“三进三创”工程,开展“智选滨州—名校人才直通车”校园招聘活动11场次,引进青年人才616人。加强博士后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引进博士6名。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2场,对接来惠服务基层专家15人次,解决基层实际难题。
精心育才,强化培养服务。持续深入实施万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行动,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全县已备案自主评价企业51家,培育技能人才381人,打通技能人才上升渠道。
暖心留才,优化环境保障。积极营造更具活力的人才环境,为人才提供优质管理和服务,办好办实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家属安置等关键小事,优化“山东惠才卡”“渤海英才服务卡”发放,加强人才服务专员管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打造新青年“理想家”人才公寓品牌,建设拎包入住公寓 965 套,2.5万平方米的人才大厦已开工建设。
紧盯治理效能提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治欠保支有力有效。督促新开工的5个项目建立临时党支部和农民工权益保障部,广泛宣传惠民县欠薪平台二维码,完善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联防联控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接收欠薪线索206件,办结率100%。督促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新开工项目及时缴纳农民工资保证金,今年以来,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49万余元。
调解仲裁成效显著。常态化开展普法送法活动,持续增强协商调解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有就业需求的仲裁当事人提供“温情361°”服务,有就业意愿的就业率达90%以上,有技能学习意愿的培训率达100%。今年以来,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02件,调解率86.59%、当期结案率100%。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持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推广应用省级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平台,积极推行电子劳动合同。完成2024年度薪酬调查,对34家劳务派遣企业进行了年检。
下一步,县人社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准人社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全面推进稳就业保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