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专刊总第2528期 >2024-09-06编印

惠民县2024“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专场举行
刊发日期:2024-09-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日前,惠民县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惠民县2024“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专场,介绍2024年惠民县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以来,县残联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加强部门协同和数据互通共享,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方便残疾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办事的体验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整合服务事项,推动事项集成办理

县残联结合实际将涉及民政、人社、医保等多部门的“单项事”并联整合,梳理了残疾人证办理(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就业帮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省级审批事项)、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康复救助(省级审批事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残疾大学生励志助学金、残疾学生教育资助、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13项残疾人服务事项,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

重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效

梳理“一件事”涉及事项的证件种类、申请条件等情形结合申办要求,实现情形选择与审核要求、申报资料有机对应。

线上方面,推动群众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模块申请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建设“一件事”微信小程序,为残疾人群众提供简便快捷的线上服务。

线下方面,全县14个镇(街道)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场所综合窗口,全部完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窗口设置,同时配备服务指南、服务申请等材料,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在残疾评定机构设置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窗口,实现残疾评定、辅具适配等一站式联办服务,将服务尽最大可能向残疾人身边延伸,让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就近就便接受服务。

夯实工作基础,健全“一件事”办理体系

按照“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要求,对涉及的13个服务事项及材料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形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申请表》,实现一表受理,多项申请。

围绕“事项联办”主题式服务,简化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办理环节,统一编制场景服务指南,推动联办业务标准化办理。

强化帮办代办。在各类“一件事”专窗,每一名残联工作人员都是一名导办服务人员,遵循“有问必答、有疑必解”的服务原则,做好线下咨询与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一件事”办理相关业务,提高一件事一次办效率。今年积极组织上门评残服务5次,成功办理残疾人证162人,开展上门送辅具服务2次,发放辅具1200余件。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享受助残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服务残疾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上门服务、免申请服务,让残疾人少跑路、“零跑路”,让残疾人在家就能享受各项助残服务。

下一步,县残联将持续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升级。

一是设置县级“一件事”办理窗口。优化《惠民县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方案》,编制申请表、服务指南、业务流程图等,开展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培训,完成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设置。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对“一件事”办理工作在全县范围内的应用推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按照“一事一方案”要求,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创新方法举措,优化服务模式,压紧压实责任,推动规范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细化事项梳理。针对不同事项权限,全面梳理完善各个单事项要素,及时修改完善政务服务平台事项要素内容,确保线上线下内容准确一致。对已梳理发布的单个事项按照“能减则减、应减尽减”原则,进一步减材料、减时限。

四是推动数据共享。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就业帮扶有关事项的信息数据共享应用。

五是加大宣传引导。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拓宽服务渠道,及时对典型经验做法再总结再提炼,推动改革红利惠及更多残疾人。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多多关心残疾人工作,多多传播正能量,让我们一起聚焦聚力、用心用情为残疾人办好每件急难愁盼的事,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